心得体会网 > 实用范文 > 导游词 >

河南景点导游词

时间: 新华 导游词

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汉末山东琅琊阳都(今山东沂水县南)人。他幼年丧父,后随叔父诸葛玄投奔荆州牧刘表。诸葛玄去世后,诸葛亮便带着弟弟诸葛均在南阳卧龙岗结庐躬耕,过着“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布衣生活。但他广交天下名士,满腹经纶,腹藏良谋,隐居求志,宁静致远。当时的大名士庞德公把他比为一条待时腾飞的“卧龙”。汉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关羽、张飞三顾茅庐,拜请诸葛亮,自此,二十七岁的诸葛亮离开了躬耕十载的卧龙岗,参加了刘备的政治集团,后官拜蜀汉丞相,爵封武乡侯,死后溢“忠武侯”,因此历代诸葛亮祠庙均称为“武侯祠”。

据清康熙《龙岗志》记载,武侯祠始建于魏晋后期,经历代的不断修缮和增建,形成了现在的规模,今天我们看到的武侯祠,共占地200余亩,殿房150多间,检联70多副,碑刻300余块,是我国纪念诸葛亮最大的古建筑群。今日的武侯祠保持的基本上是元明的布局风格,其木构建筑多为明、清重建或增建。祠院依岗而建,南滨白河,北障紫山,地势开阔,势如卧龙。院内丛竹视讽,松柏森森,潭水清碧,景色宜人,优美的自然风光与脍炙人口的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令人流连忘返。

好了,各位团友,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武侯祠的人口,大家看这座“千古人龙”石坊,高9米,面阔13.5米,三门四柱,遍体布满雕饰。“千古人龙”的意思是指诸葛亮是人中之龙,隐喻卧龙岗是藏龙卧虎之地。大家看这第二道坊为“三顾坊”,清道光年间所立,两面刻有“汉昭烈皇帝三顾处”和“真神人”,是为了纪念刘备三顾纳贤而立。“士为知己者死”,正是由于刘备这诚恳的三顾,才使得诸葛亮离开了隐居十年的卧龙岗,辅佐刘备,戎马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备才能三分天下,成就帝业,诸葛亮因而功高盖世,万古流芳。刘备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方面是实实在在,没有停留在口头上,这个优点可真的值得我们当今的一些领导学习呀!“真神人”三个字,出自苏轼《武候庙记》颂扬诸葛亮的一段话“人也,神也,仙也,吾不知之,真卧龙也。”大家看石坊北边的卧龙潭,那些边有三棵古楸树,相传是当年刘、美、张三顾时系马的树,现在还存在的那一棵,大家猜一猜,1700多年前,树上拴的是谁的马呢?

穿过三顾坊,走过仙人桥,这条甫道直通山门。山门为武侯祠正门,古朴端庄,正中券门额上石匾镌刻的“武侯祠”三个大字,系郭沫若先生所题。过了山门,即进入武侯祠的第一进院落,庭院宽敞,古柏蔽日,青砖墁地,古朴自然。院中甬道上“三代遗才”石坊与大拜殿相对应。这里是赞扬诸葛亮的才能和品德可与三代的贤人伊尹、吕尚、傅说等相比。我们转过来再看“韬略宗师”四个大字,韬略原指中国古代兵书《六韬》和《三略》,后世用来指用兵的谋略,这里也是赞扬诸葛亮的文韬武略的。

河南景点导游词篇2

铜山位于驻马店市泌阳县境内,南依桐柏山,东连确山,北和伏牛山遥遥相望,驻马店至南阳的高等级公路横贯境内。

自古以“险似华山,秀似黄山”而被冠为“小武当”之称。数百年来,有“南朝金顶,北偈铜峰”之说。海拔 632.6米,原名大复山,因汉代邓通在此铸钱而得名。其山势陡峭、岗峦碧翠、云雾缭绕、洞谷幽深、林草茂密、怪石嶙峋。

景区可分为铜山、铜山湖、云雾峰三个不同特点的景区,总面积74平方公里,汇集了山峦、湖水、岛屿、潭瀑、洞穴、寺庙、革命遗址、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风景名胜资源的精华。

铜山脚下,“泌水倒流”的泌阳河流经景区,水清涟漪、蜿蜒曲折。山脚是秀丽的铜山湖,湖面浩瀚渺茫,近处岸边林涛阵阵,凉风习习。湖中有小岛,山水相映,山清水秀。铜山湖中的“铜山湖水怪”更是闻名中外。

河南景点导游词篇3

陈家沟,一个极其普通的村庄,座落在温县城东去五公里的青风岭上。黄河在村南千古流淌。

青风岭是一道东西蜿蜓数十公里的土岭。说是岭,其实与平地并无二致。只有站在黄河滩,才能看出一点岭的意思,不过三五丈高的样子,雨水顺岭而下,积年累月,将岭坡冲刷成一道道沟壑。土岭虽不高峻,却是一道天然屏障,挡住了滔滔黄水,保得一方平安。

清风岭上,坡崖生草,沟畔长树,芳草萋萋,林木繁茂——一并随了沟坡起伏。春夏令月,徜徉其中,可闻百鸟和鸣,可见野花斗艳,疑是进了公园,却又比公园来得自然。秋日,这里天高云淡,风爽气清;冬天,一场大雪捂下来,天地一白,不见俗物。

岭南,黄河滩空旷开阔。满滩的庄稼,绿地毯一般铺过去,一眼望不到边,风吹来,碧波荡漾,令人心旷神怡,荣辱皆忘;待到庄稼收割,黄土裸露,浓重的黄色涂抹了整个河滩,一派苍凉,又令人顿生天地悠悠、独立大荒的感慨。再往南,但见大河东去,不舍昼夜;对岸邙山青黛,连绵西走。此处原有陈家沟古渡,过河便是三英战吕布的虎牢关。虎牢关西侧,有两座古城堡,一叫霸王城,一叫汉王城,是楚汉相争时,项羽和刘邦两军对垒的地方。紧挨古城堡,便是伏羲画卦台,台下,黄河洛河二水交汇。相传,伏羲氏见河洛旋汇有感,于是,“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构演阴阳八卦。

岭北,一马平川,土地肥沃,适宜农耕,廛扑地,人烟稠密。特产四种奇物——山药、地黄、牛膝、菊花,俱有防病祛病之功、延年益寿之效。号称“四大怀药”,驰名中外。再往北,便是逶迤磅礴的太行山,但见云雾缥缈,山在有无之间。

陈家沟面虎牢之险,负太行之雄,地势北高南低,背风向阳。村中有三条纵贯南北的大沟,分称东沟、西沟和中沟。小沟没人计数,不知其数。村子不算大,近600户人家,2500多口人,散居在沟沟坡坡之间,约0、5平方公里方圆。街道随沟就坡,不规不则,房屋便也高高低低,错落有致。房是瓦房,墙却有砖砌、有土垒,其间还点缀一座两座茅草屋,显然古风古貌。村里绿树成荫,沟间多柳,坡上多桐树、洋槐树之属,树上小鸟唧啁,春来花开,有蜜蜂嗡嗡,有暗香浮动。人家养鸡、养羊、养猪,间有养狗,一犬咬,群犬吠;一家鸡叫,家家的鸡都叫。

饭时,人们端碗出门,圪蹴在街旁,树荫下就是饭场。菜是时令鲜蔬,饭却是各家各样:中午有卤面、捞面、大米饭;早晚两顿,或玉米粥或小米粥,粥中着土产,或南瓜或山药或红薯。一边呼呼噜噜吃,一边唧唧嘈嘈说,家国新闻,邻里短长,天上神仙事,人间风流话,无所不包,即兴话题,随意发挥。说到高兴处,一个个笑得上气不接下气,那饭便吃不成。话是永远也说不完的,饭场就永远具有吸引力。

这里民风淳朴。时至今日,人们依然守着脚下的黄土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年复一年。

在陈家沟徜徉,看见田里耕作的农民,街头闲聊的老人,村口玩耍的孩子……,不知怎么就想到了陶渊明的诗句:“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

这是一个极不起眼的村庄。比起其他村庄,陈家沟的经济似乎还略略滞后,因此,外村人提起陈家沟,褒扬者说:古风依旧。贬抑者嘴角迸出一个字:穷。可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陈家沟小觑不得,它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有名气!改革开放以来,本县、本省、本国人自不必说,和中国人相像的亚洲人,高鼻子、深眼窝的欧美人,一身炭黑、满口白牙的非洲人,不远万里,不惜钱财,偏偏要往陈家沟来,一批一批的,络绎不绝。在国外,许多人可能不知道中国有个温县,甚至不知道有个河南省,却知道有个陈家沟。这样的村庄,偌大的中国,能有几个?

陈家沟魅力独具。如今,太极拳已经在全世界传播开来。作为武术,它可以技击自卫;作为运动,它可以强身健体。这个开始泽被人类的拳种,就是从陈家沟走出来的。陈家沟,孕育了奥妙无穷的太极拳。陈家沟,是中外人士向往、游览、拜师学艺的“太极圣地。”

这是一个藏龙卧虎的村庄。当地民谣道:“喝喝陈沟水,都会跷跷腿。”“会不会,金刚大捣碓。”这个村上至八十老翁,下至几岁孩童,几乎人人会打太极拳。自从明末清初陈家沟陈氏九世祖陈王廷创编了太极拳以来,陈家沟代代相传,名手辈出,傲然屹立于中华武术之林!

陈家沟的习武之风可以追溯到600年前。那时,陈家沟不叫陈家沟,叫常阳村。据《温县志》载:“明洪武初年,元铁木耳守怀庆(怀庆府辖八县,温县其一),明兵久攻不下,太祖迁怒于民,大加屠戮,时温民死者甚多……。”民间传说,朱元璋曾经派兵三次血洗怀庆府。明兵所到之处,见人就杀,见房就烧,使得怀府八县,白骨露于野,千村无鸡鸣,三百里方圆,荒无人烟。

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朱元璋又下了一道圣旨:从山西洪洞县一带向怀庆府境内移民。

有个名叫陈卜的青年,祖籍山西泽州(今晋城)东土河村人氏,因家乡连年干旱,庄稼无收,眼看活不下去,只好扶老拖幼,出外逃荒要饭,辗转来到了洪洞县,不想正赶上移民,陈卜一家,也被官兵胁迫,一路东南,往怀庆府而来。

这陈卜,便是陈家沟陈氏一世祖。

陈卜为人仗义,古道热肠,移民路上,时时扶危救困。来到温县境内,陈卜和一些移民筑土为墙,结草为房,建起一个村庄。村须有名,大家敬重陈卜,便以他的姓名为村名,立村陈卜庄(今温县北冷乡陈卜庄)。如今村仍在,名依旧,村东北隅水井上的石盖,村民传说“是当年陈卜使用过的石碾盘。”住了二年,陈卜嫌陈卜庄地势低洼,又迁居常阳村。

陈卜精于拳械。他发现附近岭中多有土匪,便在村中设立武学社,教授子弟,保卫桑梓。《温县志》载:这个武学社,“开陈家沟世代习武之先河。”

后来,陈家人丁兴旺,在村中渐成大户,陈家武术闻名遐迩,加之村中沟壑纵横,人们便把常阳村渐渐叫成了陈家沟。

汲黄河之膏泽,纳太行之灵秀。明末清初,陈家沟出了一位武学大师,他就是陈卜的九世孙,如今被人们称为“太极始祖”的陈王廷。

陈王廷(1600——1680年),字奏庭。据(温县志)载:“陈王廷于武功一道,出类拔萃;熟读经史,学识渊博。文事武备,皆卓越于一时。……惜乎生不逢时,报国无门,遂隐居乡里,创拳遗世。”

陈王廷时值改朝换代,社会动荡。他久不得志,晚年干脆闭门不出,潜心研究各家各派武术,较其异同,发其精要。时日既久,心得既多,便萌生创新思想。他在祖传拳术的基础上,博采众家之长,取法《河图》《洛书》中的阴阳五行之理,结合中医经络学说和导引、吐纳之术,创编了一套具有阴阳开合、刚柔相济特色的新拳种。他名之为“太极拳”。

此后,陈王廷又把太极拳的招式化入各类武术器械中,依照太极拳原理,创编了刀法、枪法、剑法、棍法、锏法和双人推手、双人粘枪等等。也分别以“太极”名之。其中,双人推手解决了不用护具也可以练习徒手博击的技巧和技术问题。双人粘枪在拼刺上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陈王廷创编的太极拳和太极推手,在我国武术史上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造性成就。

“叹当年,披坚执锐,扫荡群氛,几次颠险。蒙恩赐、枉徒然。到而今年老残喘,只落下《黄庭》一卷随身伴。闷来时造拳,忙来时种田。趁余闲,教下些弟子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欠官粮早完,要私债即还。骄谄无用,忍让为先。人人道我憨,人人道我颠。常洗耳,不弹冠,笑煞那万户诸侯,兢兢业业不如俺。心中常舒泰,名利总不贪,参透机关,识破邯郸。陶情于渔水,盘桓乎山川。兴也无干,废也无干。若得个世境安康,恬淡如常,不忮不求,听其自然。那管它世态炎凉,权衡相参。成也无关,败也无关。不是神仙,谁是神仙?”

穿越岁月的尘烟,我们仿佛看到一代宗师轻吟自己写下的长短句《叙怀》,漫步在陈家沟的林木间。他一定神态安详,心境闲适,也有些许的无奈,正如陶渊明。

陈王廷创编的太极拳传下来了。陈家沟陈氏代代相传,代代出名手。“大河南北言拳法者,必曰陈沟也”。

陈王廷的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思想也传下来了。陈氏后人不事张扬,只在族内演练,外界只知道陈家沟有一种拳,名叫太极拳,那拳很厉害,可是难见“庐山真面目”。斗转星移,漫漫100多年,太极拳不出陈家沟。

清道光年间,河北永年人杨露蝉把太极拳带出了陈家沟。他在陈家沟学得了太极拳后,到北京教拳,由此,太极拳在社会上传播开来,并逐步衍变为杨、吴、武、孙四大流派,誉享九州。说起太极拳,世人只知杨、吴、武、孙,不知有陈。

作为源流的陈氏太极拳,依然蛰伏在陈家沟的沟沟壑壑之间,“养在深闺人未识。”然而,世间凡事,有一失必有一得。惟其如此,陈氏太极拳原汁原味,独独保持了其刚柔相济、快慢相间、蓄发相变、蹿蹦跳跃、松活弹抖等特色。还有,太极推手中的挽花、定步、活步、大捋、花脚步(乱踩花)五种对练法,唯陈氏太极拳保留全貌。其他流派只练定步一法,其余四法不传。

陈家沟依然故我。人们依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忙来时种田,闲来时练拳。拳练成了,有的便出去走镖,在刀尖上讨生话;老了,便归耕故里,教下些弟子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闲了,人们便说他们的陈家沟,陈家沟的太极拳……

绿树掩藏的陈家沟,两步一个故事,三步一个传说,走上五步,就是一段太极拳历史。在村中盘桓,如同在太极拳历史的隧道里穿行。——东大沟是个清幽的去处,一沟的柳树,“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当年,陈王廷就在这里造拳;村南头有一所故宅遗址,当年陈氏十一世,年方十五岁的孪生兄弟陈恂如、陈申如,从这里出发,夜奔北平皋村,杀得山东几十个响马喊爹叫娘,束手就擒;村西玉皇庙如今红墙黄瓦,一派肃穆。当年,陈氏十二世,八十老翁陈敬柏,在这里被逼无奈,一掌劈死凶僧“黑狸虎”;如今的太极武术馆,当年是陈氏家庙广场,陈氏十三世,耄耋老人陈公兆,为救百姓和官员,奋力掀翻疯牛;还是在家庙广场,当年陈氏十四世陈长兴,站在戏台前看戏,立于千百人中间,无论众人如何推、揎、拥、挤,他脚步丝毫不动,“凡近其身者,如水触石,不抗而颓。”时人称他是“牌位大王”;陈氏十五世陈耕耘,保镖走山东,力战贼魁,一举全歼,莱州百姓勒石纪念,引得一代枭雄袁世凯派人寻至陈家沟,延他前去教拳;陈长兴的高徒杨露蝉,当年栖身的土屋和窥拳的断壁,至今犹在。他开始是偷学,然后到西大沟的大皂角树下悄悄练习,大皂角树而今虬枝如铁,冠盖如云,据说,上面住有神仙,杨露蝉就是沾上了仙气,才练就了一身太极功夫;“杨露蝉学拳处”的北边街口,就是当年陈氏十六世陈仲甡、陈季甡兄弟大战“大头王”的地方。“大头王”骁勇异常,无人能敌。他率兵前来抢掠,被陈仲甡一枪挑于马下,陈季甡腊木杆一横,捺住头颅,众乡勇一涌而上,取了首级。……

走在陈家沟的街道上,让人感到武风浓郁,好手遍村。低矮的土屋里,曾经住过一位豪杰;简陋的院落内,曾经产生过一位英雄……。甚疑惑,眼前,圪蹴在街旁吃饭的农民,闲坐在村口的老者,会不会就是一个身怀武功绝技的高人呢?解放初期,驻村工作员张北方在陈氏十八世陈照旭家食宿,两人熟了。有一天吃了饭往外走,张北方说:“都说你十分本事,露一手叫咱看看?”陈照旭当时手掂烟袋,脚靸布鞋,说:“我有啥呀。”张北方一转身,陈照旭不见了,一看,他坐在丈把高的门楼上,正悠悠地吸烟呢。

就是这些一身土气的庄稼汉,一旦走出陈家沟,便令世人刮目相看。

1928年,陈氏十八世陈照丕身穿粗布衣,肩背布包袱来到北京,应武林人士之约,在宣武门立擂,连打十七天,逢战必胜,无一败绩。自此,世人方一睹陈氏太极拳的风采,赞叹:“陈家沟人厉害!”1929年,陈氏十七世陈发科,腰别长杆烟袋,在北京与众多武林高手较技,掷放跌打,威力惊人,被北京武术界尊为“拳术大师”,“太极一人”。当时著名武术家杨季子有诗云:“都门太极旧尊杨,迟缓柔和擅胜场。不意陈君标异帜,缠丝劲势特刚强。”

改革开放后,世人似乎才发现了陈家沟。有人惊呼,发现了“太极桃花源”!

近三十年来,陈家沟一代太极新人茁壮成长。拳技非凡的陈小旺、当代“中国十大武术名师”之一的陈正雷、拳传四海的王西安和被誉为新加坡太极拳开山人的朱天才,人称“四大金刚”,蜚声海内外。

还有陈小星、陈世通、陈庆洲、陈长留、陈照森、陈桂珍、陈素英、陈春爱……一大批太极俊彦。名扬中华武坛。

人们更把陈小旺的子侄陈炳、陈自强、陈鹏飞等七人,称为“陈氏七龙。”把陈正雷的三个子女陈娟、陈斌、陈媛媛誉为“太极三星。”……如今,陈家沟陈氏二十世、陈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虽然年纪轻轻,但已经在国内外大赛和太极文化交流活动中崭露头角。可谓:“世代人才出不尽,纪元新辟有强弓。”

自1981年3月以全日本太极拳协会会长三浦英夫为团长的武术团队访问陈家沟以来,目前,陈家沟已接待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0批来访武术团队。

自1983年5月陈正雷、王西安等访问日本以来,陈家沟陈氏太极拳“四大金刚”和大批太极好手,频频应邀出国讲学传拳,足迹遍及五大洲,开创了陈氏太极拳走出国门,与国际武术界交流对话的新局面。

目前,全世界习练太极拳者有1亿5000万之众,并且人数还在以强劲的势头增长。太极拳,已经成为世界第一武术运动,已经成为在世界上叫得响的中国品牌,已经成为中国人心目中的民族情结。

发祥于陈家沟的太极拳,真是风光无限。

于是,关于太极拳的研究和讨论,热闹且热烈。

太极拳是什么?有人说是“一种状态”。有人说是“一个过程”。有人说是“一种情绪”。有人说是“一个境界”……。众说纷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越是说不清才越有底蕴。——正如一部《红楼梦》。但说太极拳是“哲拳”,乃是所有人的共识。

陈王廷用现象界无所不包的宇宙法则“太极”来命名拳种,已经表明了太极拳的哲学背景。太极本无极,无极即太虚。古人认为,原始混沌的太虚是无极之境,无极之境是静止的,意理行而生太极,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是古代哲学的代名词,用来说明一切事物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的对立统一规律。一套太极拳,刚柔相济、内外协调、上下相通、快慢相间,形意结合、顺逆缠丝,招招势势无不具阴阳之理,顺乎自然。

但是,如果停留在从形与性上来定义或诠释太极拳是“哲拳”,那么,也还是不够。体现太极拳是“哲拳”,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那就是:它可以陶冶人。蕴含在太极拳中的太极哲理:平衡、和谐、质能互转……以及它在高度矛盾中体现出来的超然化境,久习并领悟,自然也是必然地会溶入习练者的生命轨迹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修身养性,完善自我,向更高的人格境界攀升。具体说来,将太极哲理贯穿到自我全人格并引领自我全人格,自会立身中正,虚怀若谷,明事理,识大义……。这应该就是人们所说的“人拳合一”,“太极精神”。

博大精深、玄奥玄妙的中国传统文化,全在这个越品越有滋味的太极拳里了。

不管外界对太极拳如何宣扬、赞扬,陈家沟始终是平静的,波澜不兴。人们种田便种田,练拳便练拳,一切似乎与他们无关。

陈家沟,依然是陈家沟。

在陈家沟,太极拳,依然是太极拳。

不以物喜,不为势动,这是饱经沧桑后的从容,大彻大悟后的笃定。陈王廷遗风犹存。300多年的太极拳传承,300多年的太极文化积淀,造就了今天的陈家沟。

陈家沟自有独特的风采。学校里不仅有朗朗的书声,更有练拳的身影。体育课,主要内容就是教授太极拳。孩子们放学回家,常被父辈叫过一旁:“走趟架我看看。”练好了,兴许会领几声夸奖;练不好,随时指拨,免不了挨几句数落;家长有脾气躁的,几次纠正不过来,一急,巴掌响到了孩子的屁股上。有女人正做着饭,忽然点手叫丈夫:“这一势该咋个化?”两人比划开了。忽然又是一声叫:“哎呀不好!”一看,饭煮糊了。饭场上,说起拳,满口溅星,一时兴起,放下碗,“刷刷”就是几个动作。在田里干活儿,这个说:“缠腕跌法这一招,轻轻逆缠,借力打力,用个朋劲就中了。”那个说:“不对吧,得用捋劲。”有了争论。“来,葛葛手。”工具一扔,就在庄稼地头,你来我往演试……

夜晚,清风岭上一溜儿几十个村庄,人安枕榻,鸡栖于埘,都睡了。陈家沟却醒着。树林中,沟坡间,院落里,到处都是练拳的身影。那拳柔起来如春溪东去,水流潺潺;刚起来若虎啸山林,龙起渊泽……。拳道深厚的人,一听拳风,便知道练的是二路还是一路,大架还是小架,甚至知道练者达到了几层功夫。

黄河滩则是另一番景象,但见人影憧憧,一对对面对面,手搭手,你进我退,我进你退,有人跌倒了,有人往起爬。这是在练推手。双人推手是检验拳势正确与否、肌肤灵敏程度和徒手博击的有效途径,但是难免摔跟头。滩地的黄沙,软软的,柔柔的,人跌上去,簌簌然压一个坑,不挫皮肉,不伤筋骨,纵然头上脚下栽下去,依然毫发无损,仅沾满头满脸黄沙。不少人直练到夜露降临、雄鸡初啼方回。陈家沟人说:“练拳,还是夜里长功夫。”

一套拳打了300多年。

因为长期习拳,陈家沟村人健康、寿长。清乾隆60年,高宗皇帝在皇宫太和殿举行“千叟宴”,宴请全国80岁以上、有德有才、儿孙满堂之人。千位老人中,陈家沟占得两位:85岁的陈善和88岁的陈毓英。现今,陈家沟80岁以上的老人有近百位,个个鹤发童颜,神清气朗。

河南景点导游词篇4

各位朋友们: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我们得旅行社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我是咱们此次旅行的导游员崔邦峰,大家可以叫我小崔或崔导,相信有小崔的陪同大家一定会玩的开心游得快乐,坐在我身边的是咱们的司机王师傅,王师傅有着多年的驾驶经验和娴熟的驾驶技巧,安全问题大家尽可以放心,我和王师傅很荣幸也很乐意为大家服务,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向我们提出我们会尽可能慢走大家的合理要求。

相聚是一种缘分,我希望大家在相聚的日子里相互关心相互爱护,为这段旅程留下一个美好而难忘的回忆。

接下来我把咱们今天的行程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现在的时间是7:30.我们从郑州火车站出发沿高速公路途经许昌、漯河,大约有三个小时的时间就到了我们今天的旅行目的地。

驻马店位于河南省中部,西部是低山丘陵,东部为广阔的平原。面积7.5平方公里,总人口780万。驻马店地区位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交汇地带。107、106国道和京广铁路纵贯南北,行程了以驻马店为中心,公路,铁路,航运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交通脉络具有承东启西,南北通融之便。

朋友们,马上就到驻马店小区了,接下来我向大家先介绍一下概况,?酷?山位于驻马店遂平又名嵯峨山,八宝玲珑山。相传这里过去没有山,而是一片中原。按古时的说法,每个地方都有一个掌管本地风调雨顺的神仙,这里的神仙叫?酷?,当时他很年轻,有一年这里遭遇水灾后,他没有办法回到天庭,吧王母娘娘后花园的石头一块块的仍下来,记过天上的石头垒成这座山救了水中的百姓。后来玉皇大帝为了奖励他的爱民之举,就以他的名字给这座山封名―?酷?山。?酷?山景区面积148平方公里,以供 的面积52平方公里。海拔786米,是国家级地质公园,4级景区,山气候宜人,景色优美,区位优势的山优势与华山之险,峨眉之秀,雁荡之幽,奇险奥幽四大特点享有“华夏盆景”江北石林之美誉。

河南景点导游词篇5

陈家沟,是中华太极拳发祥地。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温县城东5公里处的清风岭中段,原名常阳村.明洪武年间,山西泽州人陈卜迁至该村,因村中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深沟,随陈氏人丁繁衍,该村更名陈家沟。陈家沟也称为陈沟,移居后即以陈卜为第一代。

陈家太极拳是太极拳的根源,是各派太极拳的母体。关于陈家太极拳的起源,直到今天众说不一。

现在已经明确的是河南温县陈姓一族自古以来就练太极拳,太极拳这个名称是因为拳法变化无穷,遂用中国古代的“阴阳”、“太极”哲学理论来解释拳理而被后世所命名的。陈氏一族流传的太极拳,传到后世分为许多支派,为了便于与其他各派太极拳有所区别,所以称为“陈家太极拳”,有时也称为“陈氏”、“陈派”或 “陈式”

河南景点导游词篇6

各位朋友们,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我们得旅行社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我是咱们此次旅行的导游员,我姓崔,大家可以叫我小崔或崔导。

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向我提出我会尽可能慢走大家的合理要求。

相聚是一种缘分,我希望大家在相聚的日子里相互关心相互爱护,为这段旅程留下一个美好而难忘的回忆。

接下来我把咱们今天的行程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现在的时间是7:30.我们从郑州火车站出发沿高速公路途经许昌、漯河,大约有三个小时的时间就到了我们今天的旅行目的地-?岈山。

驻马店位于河南省中部,西部是低山丘陵,东部为广阔的平原。面积7.5平方公里,总人口780万。驻马店地区位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交汇地带。107、106国道和京广铁路纵贯南北,行程了以驻马店为中心,公路,铁路,航运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交通脉络具有承东启西,南北通融之便。

朋友们,马上就到驻马店?岈山小区了,接下来我向大家先介绍一下概况,?岈山位于驻马店遂平又名嵯峨山,八宝玲珑山。相传这里过去没有山,而是一片中原。按古时的说法,每个地方都有一个掌管本地风调雨顺的神仙,这里的神仙叫?岈,当时他很年轻,有一年这里遭遇水灾后,他没有办法回到天庭,吧王母娘娘后花园的石头一块块的仍下来,记过天上的石头垒成这座山救了水中的百姓。后来玉皇大帝为了奖励他的爱民之举,就以他的名字给这座山封名—?岈山。?岈山景区面积148平方公里,以供 的面积52平方公里。海拔786米,是国家级地质公园,4级景区,?岈山气候宜人,景色优美,区位优势的?岈山优势与华山之险,峨眉之秀,雁荡之幽,奇险奥幽四大特点享有“华夏盆景”江北石林之美誉。

好了,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岈山风景区,整个景区分作蜜蜡山、南山、北山、六峰山四部分,景区的精华主要集中在南山部分。说话间我们已经来到了蜜蜡山部分,请大家注意看湖对面这座独立的山峰,拔地而起,高越百丈,就是蜜蜡山峰了。为什么去这样一个名字呢?据说这里满山遍野都是野花,花儿招来很多蜜蜂在此菜花酿蜜,酿的蜜多,又没有人收取,都凝固在山上的石缝里,每到夏季,经太阳的强烈照射,蜂蜜被晒化后都流了出来,整个山的外表就好像途了一层厚厚的蜜蜡,所以人们吧这座山取名为“蜜蜡山”。附近的百姓到山上去打柴,采药,放羊时,渴了就接山上的蜂蜜喝,听起来是在是个令人向往的地方。山脚下的这个湖叫“秀蜜湖”。经过秀蜜湖,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是“好汉坡”,为什么叫好汉坡呢?因为蜜蜡山体陡峭,中间没有断层在1990年春天的时候以为台湾游客来?岈山游玩,走累了就坐下来休息,无意间回头看了蜜蜡山这个状况不由感慨:“不要说前面那个大坡了,就是近处的这个小坡准能爬上去就是好汉,我赏他8000台币,山下的一位山民听到后,光着两只脚一会功夫就到了山顶,这位台湾游客给了这个山民8000台币,后找人写了“好汉坡”三个字,

这就是好汉坡的又来了。

说话间我们已经过了石人洞,舞阳洞,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岈山四大奇观的飞来石,看过《西游记》的朋友们都知道每年的三月三王母娘娘都要开一次蟠桃会,传说有一年的蟠桃会介绍后各路神仙都在为王母娘娘祝寿,这是一只调皮的猴子跑到供桌偷了一个蟠桃,拔腿就跑,正好被王母娘娘的一位仙女发现了,这个仙女就捡了块石头向猴子砸去,猴子一惊,桃子就顺手丢了,不偏不远恰好落在了我们面前这座山头上,大家看一下这座独立的山头像不像一个猴子?并且摔裂了一条缝,而砸猴子的那块石头恰好落在了峡谷的顶端,所以取名飞来石。 步入石猴过犹如进入了一个猴子的温馨家园,三只猴子,其乐融融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和谐的家庭场景。

大家眼前的这尊猴石山谷全世界迄今发现的最大最逼真的石猴。站在蓬莱洞看猴石,就好像是一对年轻的情人拥挤在一起,在蜜蜡湖地点观看似大猴背小猴的猴背猴状,可谓一石三鸟。现在我们看见?岈山上最有特使经管一线天,他高10米,长20多米,宽30厘米。人们从里面抬头看天只能看到一条先故名一线天。

朋友们今天的讲解就到这里,下面请大家自由活动吧。

河南景点导游词篇7

尊敬的各位游客:

欢迎大家来到具有豫南名珠之称的南湾湖风景

旅游区观光旅游,走进南湾湖也就走进了一幅美丽的水墨山水画,这里景色秀丽,风景旖人,素有“北国江南,江南北国”“中原第一湖”的美称,目前是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

南湾湖位于信阳市西南5公里处,这里山环水,

水中岛,岛相连,净显山、水、林、岛和谐一致,我们现在就乘船去湖中岛屿领略大自然的美妙。

南湾湖美美在其水,75平方公里的水域面积碧

波荡漾,湖面是西湖的12倍,东湖的2.5倍。大家临窗而视可以发现湖水水质清纯,掬手可饮,经环保局检测,南湾水质属国一级软质饮用水源,这可是我们信阳人民的大水缸啊,我们的母亲河泗河就是从这里流出的,看到这片喜人的水,您可能要问,这个湖水的源头在哪呀,从哪流出的呀,其实我们处于淮河上游,淮河的发源地是南洋的桐柏山,而这个湖水则是由五大支流汇集而成,分别是泗河、小泗河、飞沙河、五道河、董家河。现在主要靠冰雪融化和雨水。信阳的年降水量达到1220豪米,雨量充沛。湖的上游有一处美景叫黑、白龙潭,黑龙潭大潭套小潭,小潭连清泉,白龙潭两山对峙,一水中含。传说这黑、白龙潭是玉皇大帝派来治理淮河的两条小龙,因为嬉戏成性,造成水灾,玉皇大帝大怒,把它们贬为庶民,它们觉得委屈泪流成河形成了两潭,当然传说无从考究,但

美景让人暇想,只可惜路途太远,需翻两座山,如果有机会长留不防去亲近。

南湾湖美美在其鱼,因为年产300万公斤的南湾鱼肉鲜味美南湾湖美美在其鱼南湾的水质清纯,年产300万公斤的南湾鱼肉鲜味美,营养丰富,富含脂肪和蛋白质,经检测南湾鱼富含人体所需的各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其中具有抗癌元素之称的“硒”是普通鱼类的3至5倍,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而且“南湾鱼美在腹,味在头”,.大家有幸来到南湾,一定要品尝哟。目前南湾鱼已形成专卖,游客和岛上居民不允许捕捞,水产有专门的捕捞队捕捞,在专卖店出售,年产三百万公斤的南湾鱼远销美国、加拿大,供不应求。而且捕捞最大的鱼有一百多斤,一人多高,在郑州的旅游推广会上,我们带上的一只百十斤的鱼让很多人惊讶,但好吃的鱼就五六斤的,不瘦不肥适到好处。

现在我们朝东边望去,那个雄伟壮观的大坝就是我们的南湾大坝,坝长816米,坝宽8米,坝高38米,坝底宽24米,它是建国初期比较大的水利工程,我们处于淮河上游,建国前淮河十年九灾,__发出号如,一定要把淮河治,现在这个口号用雨花石镶在大坝北坡上,驱车回去的时候不防在大坝上停留看看,当时水利部部长傅作义,地质学家李四光经过三年堪测,

将坝址选在蜈蚣岭和贤山之间,1952年动工,1955年竣工,因为技术条件有限请苏联老大哥帮忙建造,耗资670万人民币,动用水利工程人员8万余人,按照百年一遇的洪水设计,千年一遇洪水校核,最大库容13、1亿立方米,1975年8月,洪汝河上游发生特大洪水灾害,坂桥水库石漫滩水库溃坝,河南省水利厅勘测设计对水库进行复核,发现防洪标准偏低,1978年完成水库除险加固设计,1978——1982年对南湾大坝实行加固,按照千年一遇洪水设计,最大洪水校核,最大库容量达到16、3亿立方米,是目前河南省最大的土坝。这个大坝是我们前辈智慧与力量的结晶,也是我们景区重要的人文景观,是以防洪灌溉为主,集水利发电、水产养殖、旅游观光、航水利发电 水产养殖旅游观光、航运、生活工业用水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库。关于贤山有一个典故和大家分享,传说东汉时期有一个叫周庆的大臣非常孝顺,母亲生重病他辞去官位带母亲来山上疗养,为了纪念他的孝德该山就取名为贤山,贤山有一处美景叫“贤岭松风”,山上全都是平顶的松树,传说有一个农家有一个猪巢,里面的猪食总也吃不完,放粮食也取之不尽,农家发现是个聚宝盆,为了防止恶霸抢走就乘夜黑在山上挖个坑把聚宝盆埋了,为了便于识别,在上面种了一个松树,

并把松树的头剪成平头,谁知等他再来找这宝贝时,满山遍野都是平顶松,传说这个聚宝盆还在山上埋了,这也是我们有名的“平顶松传奇”。 南湾湖美美在其岛,一路上领略这山光水色,去

过千岛湖的游客是否有种似呈相识的感觉,对,这里有“豫南千岛湖”的美称,水域宽广,岛屿众多,而且岛上植被丰富,郁郁葱葱,大家放眼望去一片绿的世界,我们现在看到的岛屿在水库形成以前都是丘岭山坡,南湾大坝截流露出来的山丘就形成岛屿,南湾湖中有61座岛屿,大大小小错落有致,而且岛上森林覆盖率达到96%,高空拍摄下来犹如碧波洒玉盘,美不胜收,被誉为翡翠群岛。岛上森林资源丰富,区内森林面积7100公顷,林木总蓄量49、1万平方米,种子植物有116科525种,其中国家保护植物有杜仲、青檀等,本草纲目中记载的植物85%在信阳都能找到,这里动物资源也相当丰富,有700多种,其中哺乳动物有200多种,国家保护动物有大鲵、小灵猫、弥猴、长尾雉等,这也与信阳特殊的地势有关,信阳位于亚热带和温热带的过渡带,所以这里空气湿润,气候怡人,南北植物动物在这里都能生存。

南湾湖美美在其茶,说到信阳毛尖大家可能并不

陌生,我们每年的4月28日举行一年一度的茶叶节,以茶为媒广交天下朋友,信阳的绿茶在1920__年的巴拿马世界博览会是获金奖,是国家十大名茶之一,其中信阳毛尖的正宗生产地就在南湾湖周边的五云山和黑白龙潭,五云山分别是车云山、集云山、连云山、云雾山、天云山,用我们的水冲我们的茶叶更好喝,所以有“有泗河中心水冲车云顶上茶”之说,信阳毛尖历

史悠久,早在唐代就作为贡品上贡朝庭,一般的贡品茶又叫舌尖茶 、口唇茶,陆羽在《茶经》中有记载,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曾称赞“淮南茶信阳第一”,信阳毛尖具有提神醒脑洗肠胃的功效,是信阳人不可缺少的饮品,特别是新茶下来,家家都要储备一些,一般新茶下来是在清明、谷雨前后,清明以前的茶叫明前茶,谷雨前的茶叫雨前茶,好的新茶具有“条索紧细,白毫满披,汤清色绿,味高香浓”的特点,把握这四个原则,你一定可以买到称心如意的好茶叶。20__年四月我们信阳市的郭市长和普尔市的市长坐客中央2套谈论茶叶,普尔茶——红茶是越陈越好,而信阳绿茶则是越新越好,所以到了打茶季节,就要抓紧时间采摘,本地人手不够,周边地区、县市的打茶妹自发的来到信阳打短工,满山遍野的打茶人戴着帽子在茶叶林中穿梭,一片繁忙景象。我们现在正在兴建的茶岛可以让游客亲临现场,观茶、采茶、炒茶、烘茶、品茶等茶文化链,感受信阳的茶文化气息。你还可以捎上几斤信阳毛尖,把我们的土特产带回去让亲人朋友品品。说到土特产,除了茶叶呢,还有板栗、桔梗、固始笨蛋、固始柳编、山野菜、丝绢等。

南湾湖美美在其红,大家知道信阳处于大别山的

北冀,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落脚点,万里长征的起点,英雄的故乡,将军的摇篮,比如说新县的许世友将军、李德生将军,光山的邓颖超等,我们这里以前也是革命根据地之一,有李先念主席曾经战斗过的四望山和贤隐山,四望山海拔903米,登上山顶可以看到安微、信阳、映山、桐柏四地而得名,在信阳市区有一个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大家有时间、有兴趣不防去看看。

河南景点导游词篇8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中州旅行社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王导,首先我代表旅行社的全体员工欢迎大家的到来!坐在我旁边的这位就是我们的司机王师傅,王师傅有着丰富的驾驶经验,接下来的旅途中将由我和王师傅为大家共同服务,如果有什么不周之处还请大家多多包涵。俗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今天我们能够乘坐同一辆车使我们的缘分,希望大家可以珍惜这份缘分,互相帮助互相爱护,共同爱护我们的家,也就是保护好我们车内的卫生。最后,预祝大家可以度过一个轻松而又愉快的旅程!

接下来我把今天的行程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现在我们正行驶在京珠高速公路上,大约需要三个半小时,我们就到达了今天的目的地---享有中州盆景之美誉的嵖岈山风景区。

现在,我先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河南的概况。可能大家都知道,古时呢,把天下分为九州,河南为豫州,独具九州之中,故称“中州”。而现在许多河南人喜欢把行、可以等词汇说成是中就来源于这里了。全省土地总面积16.7万平方公里,分17个省辖市,下辖88个县和21个县级市,省会为郑州。河南不仅平原辽阔、气候湿润、土质肥美堪称我国农业大省,而且还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经济逐渐迅速发展。交通方面,中国铁路网的两条中轴线路——陇海线和京广线分别从东至西、从南至北从河南的中部通过,郑州是全国铁路网的中心。另外,河南还是国家重要公路、航空线的贯通之处,是南来北往,西去东行的必经之地。因此,不论陆路或空中交通,河南与全国各地的社会、经济、文化联系都十分方便,处于全国交通辐辏的中心地位。

此外,河南还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就建都在阳城镇,也就是现在的登封告成镇,还有距今八千多年的新政裴里岗化,三千多年的隞都以及仰韶文化、二里头文化、大河村遗址等。除此之外,历史上还有不少的王朝都曾在河南内建都和分封诸侯。在中国的八大古都之中,仅河南就占据了四个,它们是:十三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殷开封、殷商国都安阳、郑州。河南地处中原的腹地,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有四千年与这里紧密相连。所话说:“得中原者得天下”。南宋以前,这里一直是中国的文化轴心,长时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焦点。无数杰出人物在这块土地上纵横驰骋,激荡起多少历史风云。

游客朋友们,景区马上就要到了,现在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景区的概况。嵖岈山,位于河南省遂平县城西25公里处。系伏牛山东缘余脉,又名嵖峨山,玲珑山,因奇峰异石,犬牙交错而得名。因山势险要,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此外嵖岈山还是国家四A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地质公园。

现在景区就要到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进山注意防火,照相时注意安全。等师傅把车停好以后,请大家带好自己的贵重物品,关好车窗,记清我们的出牌号,随我一起下车游览!

236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