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网 > 学习心得 > 读书心得 >

散文心得体会怎么写

时间: 新华 读书心得

写心得需要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思想,有助于提高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写散文心得体会怎么写有什么要注意的呢?这里给大家带来散文心得体会怎么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散文心得体会怎么写篇1

以前读散文感觉都是比较肤浅的小故事,只有看见有意思感兴趣的才会仔细品味一番,所以不常读散文。而张晓风的散文却显得截然不同。

读张晓风的散文会让我身不由己,有一种幸福而无以言表的感觉。她的散文语言深奥,却优美如画,细细赏读会有身临其境之感。生动的内容,朴实的语言,深刻的道理,不需要华丽的辞藻,不需要灿烂的背景,依然扣人心弦般地带我们走进故事中,让我刻骨铭心,久久难忘。

我最喜欢张晓风散文《春俎》里的《山月》这篇文章。这是一篇描写并赞美山月的文章,虽然短小,但是精炼,所谓“浓缩才是精华”。认真品味、细细品读后就能够了解其揭示的深层含义,她用很简单的词句把山月的美藏在一字一句之中,一直围绕着“山月”二字,把山月那种寂寞、伟大、平凡、无情、孤傲的美描写得淋漓尽致,仿佛自己是山月一般冷漠却又很伟大。

在我们眼里,看似平凡,看似渺小的事物,在她的笔下却能栩栩如生,让我们学会放低眼界,观察事物,学会用放大镜看待事物,学会用笔写出精彩文章。

张晓风的每篇散文我都很喜欢,读后的感觉就是意犹未尽。我学会了很多写作方法和技巧,我还从中收集了很多好的句子和词语,相信会让我的文章更生动有趣。

用心读张晓风的书,会让人了解到这世上不同人与不同物不同方面的心态,以及天地人合的真谛!其实写作并不难,难的是要我笔写我心!张晓风就是这样!

散文心得体会怎么写篇2

艾略特说过,诗的`功能是净化部落的语言。读过李汉荣的散文,个人感觉他的散文也具备同样的功效。他的语言是那么朴素、纯净、空灵,如一道澄澈的河流静静地流淌于他的内心,如滴滴晶莹的水滴滑落翠绿的叶片,洗涤心灵的尘埃,处处洋溢、浸润着他悲天悯人的慈悲情怀。

在现在这个物质主义甚嚣尘上的年代,几乎每个人都被裹挟,身不由己浮游其间。而他似乎仍能够做到独善其身,使自己的内心世界不受丝毫污染,我想既跟他生活的环境有关,也和他更愿近贴大自然,亲近生物的世界密不可分的。

全书分为“老屋、远去的田园、动物的眼睛、南山、感念祖先、心说”六个小辑。每个小辑的每行文字都是暖暖的。好像是他刚从广袤的田野和乡间路上顺手捡起来,随手揣在温暖的怀中。穿行在他葱茏茂盛的字里行间,你自然而然地感受到恣肆_的阳光,水钻一样的露珠、泥土的芬芳。

李汉荣的世界,给我们展示最多、最充分、最令人神往的,是大自然!《一株野百合开了》、《野地》、《正午,我在山顶仰卧》、《田埂上的野花芳草》、《这么好的白云》、《山中访友》、《为蚂蚁让路》……是的,描写大自然的人很多很多,可有那种天人合一的情怀的不多。他在《生命何其不易》中,分别从牛、狗、猪、兔等着手,写道了人的罪孽,写了人该好好检点与自省。并引述了敬畏生命的伦理学创立者和实践者阿尔贝特。施韦泽的话教导我们,“如果你在任何地方减缓了人或其他生物的痛苦和恐惧,那么你做的即使较少,也是很多。”“只有当人认为所有生命,包括人的生命和一切生物的生命都是神圣的时候,他才是伦理的。”

在李汉荣笔下,那些牲畜和虫鸟都是他亲近并珍爱的朋友。在《牛的写意》、《悼念一只鸡》、《喜鹊》、《羊的幽默》、《狗的醒悟》、《为蚂蚁让路》、《伟大的猴子》等篇章里,作者从小处着墨,细小却精微,饱满并充溢诗性,让人读后怦然动容,并情不自禁地扪心自问:我们是否善待过自己和其他生物的生命?在这种诘问里,我们跟随着他的文字慢慢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一个净化心灵的氧吧。

如他在《说羊》中写道:“善和美这两个字怎么写?都有‘羊’在上,才是善的,美的。我猜想造这两个字的古人,也许放过羊,至少经常观察特别是欣赏羊。很可能他曾经抚摸过羊。……要是都羊这样本分地活着,做个素食主义者、和平主义者,生物界和人类,哪会有那么多的仇恨、苦难和不幸呢?”

而在写到从古至今人们大多讨厌的、晦气的乌鸦时,李汉荣老师则用诗意的笔调刻画出另一种深刻的思考,他在《致远逝的乌鸦》结尾中写道:“失去你,夜晚变得更黑了。你这不祥的特种,你这忧郁的鸟儿,没有了你,空荡荡的天空,显出更大的不祥。”总之,对于一草一木,一鸟一物,他以一种平和的笃定之态,让我们无法漠视或伤害那些我们平时司空见惯的物什,劝诱我们,对大于自然,我们还必须学会敬畏和感恩。

在《感念祖先》这个小辑里,作者更多地以自我的人生感知入手,从生命的传承、对祖先的怀念,以及对生命的重新认知进行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解读。如在《土单方》中,他对农村讳莫如深的土偏方,进行了别样的解读。如写揉太阳穴,他写“用手指稍稍用力一按,那疼痛的部位就是太阳穴,那里居住着痛苦的太阳,谁知道它在我们的体内放置了多少爱、温暖和灰烬……”;在写揉虎口穴时,他这样写:“我们把手伸向万物,伸向大地和天空,伸向河流深渊,伸向矿石植物,伸向命运的海洋,伸向爱情和劳动,伸向钱……如果不是篱笆的限制,我们的手会伸向无穷……”结尾,他则经补记儿时母亲几句叮嘱的话语为结尾:“……孩子,百草都是药,人是病,人是一种病活在这个世上,人靠万物治自己的病……爱惜这个大药房吧,我们是病,我们要谦卑地服药就医,治我们的病……”

是的,我们都在日常凡俗的人际罅隙、蝇头小利中活着,难免会生出各种各样的病。因此,我们要从中找出适合治病的方子,对症下药。从而活得更加干净、充实、踏实!

散文心得体会怎么写篇3

我不知道能不能算作看过一本书,也不知道这能不能算作一本书,想必人们对余秋雨的散文所作的评论已是多如繁星的了,我此举不免有班门弄斧之嫌。我没有看过很多所谓的世界名著,只因自己没有这么高的品味。然而对这些著作等身的大作家评足论道,又不免太肤浅了。终究还是忍受不住激情的诱惑,心灵的撩拨。

秋雨散文历史的气息很浓。像《酒公墓》、《寂寞天柱山》、《阳关雪》等许许多多的篇章其中浓缩了历史,浓缩了人生。秋雨是年轻的,他能冲着王维的《渭城曲》而去寻访阳关雪,仅仅是为了一个多年的梦,为了一份童真。因而他又是洒脱的,试想在各种现代文明的烦扰下,又有谁有这么的一份闲情逸致呢。谁心中无一个饶撩的梦想,但谁依然有这么的一份纯真呢?我们对很多在年轻的心中是新奇的东西已见惯不怪了,甚至对于诸如抢劫、盗窃的现象也视而不见,不知道这些能不能看作麻木不仁,但至少说明我们已经失去了那份童真,我们的心已经老了。

秋雨是年轻的却又如一位睿智的老人。在秋雨的心中历史虽然有许多美好的东西,更多的是给我们无穷的悔恨。在《道士塔》心中透露的就是这样一种情绪。人们往往把敦煌石窟的罪人归结为王道士。从一个历史的角度来看,这是当时的那种所谓“官员”的官员的错,一个国家都如此的了,又何况一个如此无助的人呢?王道士为生活的所迫也只能如此的了。作为华夏子孙莫不对此感到悲愤的,却很少人像秋雨那样洞察更深层的原因。对于往事的描述,秋雨能如一位老人用历史的心态看待,平和而非柔弱,悲愤而能决无忘其所然。秋雨应该对历史有很深刻的了解。

有纯真的童真,有老人的睿智,秋雨也不乏丰富的情感。在《老师》一文中,为在自己老师面前大声喧哗却能听于劝阻的学生表示感激。为昔日叫老师的绰号而悔疚。文中有这么一段“许多非主课老师却实在有点认不得了,这些非主课老师大多也早退休;今天特地赶来,静静地站在路旁,站在楼梯的拐角处,期盼往日的学生能认出他们。我的目光与他们一碰撞,立即感受到他们的期盼,便快步赶上去,一边呼喊着“老师”,一边试图以最快的速度回忆起他们的姓氏。”由此可见秋雨心中更有着深厚的师生情谊,友情对秋雨来说也有重要的地位,如他写道“日子一年年过去,连我们也渐渐老了。三十人的班级,已有四个同学去世,每次追悼会,同学们哭得像家属一样伤心。”也正如他所写的那样“来一次世间,容易吗?有一次相遇,容易吗?叫一声朋友,容易吗?仍然是那句话——学会珍惜,小心翼翼。”

读秋雨散文,就如读着一本厚厚的历史,更有万象的人生世态和丰富的个人情感。秋雨的心是年轻的,他的心又是迟暮的。有着儿童的天真,有着老人的睿智,因而有了天真的向往新奇的心,有了发自内心的对历史的感悟。因此他的人生应是美丽的。正如他在散文集的序文中所写的那样他应该是一个“天使般的老人”即使他年老了,也会有一颗年轻的心的。

秋雨对梦想的初衷,对历史的感悟。更是由于他对人类历史的重视。他追寻的心中的“阳关雪”,他对对待敦煌文明隐没的遭受蹂躏的过去不再如别人所云的那样将罪过归咎于一个无力回天的王道士。历史的失落该有历史的更深层的本质的。历史的源远流长也正是因为它有令人悲痛的过去。有了老人的睿智,有了儿童的心情,方有正视历史的勇气!

散文心得体会怎么写篇4

最近买的书里出现了一本《我们仨》,我反应了一段时间才确信自己早就读过。是在大学的图书馆里读的,因为读的贪快了,所以对内容的印象就不太强烈。何况杨绛先生晚年的笔调如此散淡。后来读她的《干校六记》也是这样的况味,你想,要把那段蹲牛棚的日子写出点《浮生六记》的闲散来是要如何的豁达。我更早读的是她的《洗澡》,几乎与《围城》是姊妹篇,当时只觉得杨绛与钱锺书当真是天生的一对。愚夫愚妇是羡慕不来的。

我记得《我们仨》一版出来的时候十分畅销,我正在念高二,我的历史老师李舒酷爱阅读,她最先从席殊书屋买来推荐给我。我当时还嫌此书太过畅销——我向来不读畅销书。后来此书降温了,降温以后才能看出来究竟是不是经典。我想我是太年轻了,我若是老了再看这书,一定泣不成声。如今再翻看,隔了五六年了,激起的情感就不大一样了。

开头一句:“有一晚,我做了一个梦”。这就是人生了。结尾如泣如诉,真有明代散文的功力: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锺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的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我一人。我清醒的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中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262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