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网 > 学习心得 > 读书心得 >

关于收获的读书笔记

时间: 新华 读书心得

关于收获的读书笔记篇1

下面举一个关于说明寓言的摘录笔记的例子:

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

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向你走过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

寓言是一把钥匙,用巧妙的比喻做成。这把钥匙可以打开心灵之门,启发智慧,让思想活跃。

有一位同学读了《詹天佑》后的感想是这样写的:

读了《詹天佑》这篇文章,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詹天佑是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1905年,他在清政府腐败无能的情况下,在帝国主义的嘲笑声中,毅然接受了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这正是他爱国主义的表现,也是我学习的榜样。

詹天佑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晚上在油灯下绘图计算,和工人同吃同住,还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他克服种种困难,使铁路提前两年竣工。想想自己,做数学习题的时候,常常害怕困难,抄袭同学的答案,比比詹天佑,我多惭愧呀!我决心以詹天佑为榜样,长大了也为祖国争光。

这篇短短的“读后感”,既要表达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是自己学习的榜样,又要叙述自己被詹天佑“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所感动,其结果,文章内容显得分散、干巴巴,倒像是一份“决心书”。

由此可见,写读后感一定要选择自己感触最大和体会最深的一点来写,应突出重点,切忌面面俱到。当然,写的时候还要善于联想,依照原文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结合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实际。

关于收获的读书笔记篇2

在无聊的寒假,为了打发时间,读了一本又一本的书,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林海音的《城南旧事》。

这本书主要以作者七到十三岁的生活为背景,通过作者小时候童稚的双眼对童年往事的回忆,讲述了英子童年时的故事,反映了作者对童年的依依不舍和对故乡的思念。我以为这本书的一大亮点便是作者的视觉、口吻豆充满着孩子的天真好奇,引人入胜。主人公英子是一个纯真、善良的孩子,她帮助秀贞找回她的女儿,愿意尽自己所能帮助她们母女俩,并且巧妙地化解了一场家庭危机,让人不自觉地便被天吸引。其中我认为最让我揪心惋惜的是秀贞与小桂子的命运。在老北京的胡同里,老百姓的生活虽然平淡,但也充满了甘甜和苦涩,而他们的不幸遭遇往往更能触动人心,反映当时社会的现状。英子用孩子的视觉,将现实的无奈和心酸表现得淋漓尽致,全文充满浓浓的爱与淡淡的忧伤。故事情节一波三折,悬念迭起,最后剥丝抽茧,点明秀贞与小桂子是母女关系。这本是一件快乐的事,但幸福太短暂,为了寻找小桂子的父亲,他们惨死在火车轮下。这样悲惨的结局冲击着读者的心,也使读者唏嘘不已。

《城南旧事》这本书层次分明,按时间顺序写的,写出了作者童年的回忆与身边人的事。最终,英子的爸爸病倒了,英子的心智成熟了,她长大了。随着她的长大,她身边的人一个一个离去,她的童年渐行渐远,最终成了记忆的一篇动人的华章。

这是一本值得珍藏的童年回忆录。我百看不厌,每次的阅读都会让我在里面感受新的理解和体会,使我受益匪浅。或许也是因为我在渐渐长大,如果你还没有读这本书,推荐你去试读一下,也行你也会爱上这本纯朴无华的回忆录。

关于收获的读书笔记篇3

书是一片海洋,那我便是这片海洋中的一条小鱼,任凭我在书海中自由自在地遨游。有一天,我发现了一颗闪着璀璨琳琅般光泽的珍珠,这颗珍珠便是《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通过简短的小寓言故事来体现日常生活中,那些不为我们察觉的真理,这些小故事各具魅力,言简意赅,平易近人。不但读者众多,在文学史上也具有重大影响。作家,诗人、哲学家、平常百姓都从得到过启发和乐趣。许多故事真可以说是家喻户晓:龟兔赛跑,牧童恶作剧,狼来了,狐狸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到几千年后的今天,伊索寓言已成为西方寓言文学的范本。亦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经典作品之一。

《狼和小羊》这一则寓言中讲的是:狼想把小羊吃掉,用各种方法来和小羊狡辩。揭穿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龟兔赛跑》这一则寓言,结果大家都知道,是乌龟赢了。因为他不懈的努力,换取了胜利。而兔子却高傲、自大。低估了别人,总认为自己最厉害,其实有自信心是好的,但不能太过于自信,因为那就不叫自信了,而叫骄傲。

《胆小鬼》这个故事,他讲了一个人,胆子很小,生活条件不好,却很贪财,总想得到不劳而获的财物。做事一定要果断,不能拖拖拉拉的。否则,什么事情都变的很糟糕的。有一句话说的好,“效率就是金钱”。做事要讲究效率,如果做事慢了,就什么事情也办不好了。这就叫做“一事无成”。

烧炭人与漂布人

烧炭人在一所房子里经营,看见有一个漂布人搬迁到他的旁边来住时,满怀高兴地走上去劝他与自己同住,并解释说这样彼此更亲密,更方便,还更省钱。漂布人却回答说:“也许你说的是真话,但完全不可能办到,因为凡我所漂白的,都将被你弄黑。”

这故事说明,不同类的人难相处。

关于收获的读书笔记篇4

这是一本关于成长的书,讲述的是一个生活在贫穷地区的小女孩是如何成长起来的。在生活中,总有这么一些人:他们的身世或许很不幸,他们的父母或许不宠爱他们或者过早去世,他们总是受到别人的嘲笑……

弗兰西就是一个这样的女孩,她的童年如同打翻了的五味瓶:母亲偏爱弟弟,深爱他的父亲过早去世,家境贫寒,在学校受人轻视。她就如那棵长得郁郁葱葱的天堂树,顽强地在贫民区生长着。她是一个坚强的人。整本书就如同一首歌,一首古老而又婉转的民谣飘荡在夜空里,在心中的湖面上平添几分涟漪。它不是阳春白雪,只能在华丽的宫廷中歌唱;它或许是下里巴人,在贫民窟肮脏的街道上、破烂的衣衫旁,高亢地唱着生命的歌。

弗兰西是一个孩子,但是她饱尝了大人们为生计奔波的艰辛:卖垃圾、购物、打工……是这些让她成长起来的。她养成了坚韧的性格,同时这种性格使她受益终生。其中有一段令我记忆犹新:弗兰西和弟弟尼雷在上学前要去打天花疫苗,但是因为他们玩泥巴馅饼而忘了洗手,手臂上十分肮脏、沾满泥巴的弗兰西受到了医生和护士的鄙夷:“这些人这么肮脏的活着,实在不应该。”但弗兰西勇敢地反抗着:“我弟弟是下一个。他的胳膊和我一样脏,请不要吃惊。你不用跟他说。跟我说好了。”护士很吃惊:“我真不知道我们说的这些话她居然都懂。”为什么弗兰西应该不懂?难道穷人家的孩子就没有“知书达理”、“有文化”的权利吗?这个护士出身于布鲁克林,可是当她飞黄腾达以后,她选择了忘本——这也是人性的一大悲哀所在。我在思考着:“布鲁克林有棵树”,这里的“树”指的是什么呢?是那棵天堂树吗?不是的!这棵“树”代表的是一种精神,一种自强不息、奋勇拼搏的精神,一种滋长在穷困孩子心中的精神,一种在贫民区中也可以顶天立地的精神!这种精神不需要有多么优越的条件,只要你的心中有这样的一方土地,书就会茁壮成长,抵达天堂——这就是天堂树。

我们的心中,是否有这样的一棵树?

关于收获的读书笔记篇5

假期,我读了好多本书,其中有一本叫《石头汤》的绘本,讲的是三个和尚:阿福、阿禄、阿寿来到一个村子,发现村里的人们很少相互往来。

和尚们走进村时,大家都躲在家里,没有人到门前来。“这些人不知道什么是幸福。”和尚们说。阿寿说“我们要让他们看看怎么煮石头汤。”于是,他们捡来树枝,拿出一口小铁锅盛满井水,架到火上开始煮汤了。一个小女孩问他们:“你们在干什么?”“我们在煮石头汤。我们需要三个圆圆的石头和一口更大的锅。”

小女孩在院子里捡了三个刚好合适的石头,从家里拿来大锅。大家看见了都充满好奇。和尚阿福说:“我们需要一些调料。”“我家有一些胡椒粉。”秀才说完马上就不见了,回来时手里拿着好多罐胡椒粉。阿寿说:“我们还需要一些萝卜、洋葱、面条、蘑菇、扁豆。”人们纷纷都去拿了。大部份的都是家里有什么菜就拿什么菜。那天,大家一起吃饭、喝汤、跳舞,开心极了。他们已经好久没有这样热闹了。

我也不会忘记这本书,因为它给我留下了很深很深的好印象:分享使人更加富足!

以让诸葛亮交代一些人守城,在带赵云和关羽张飞的儿子去就可以啦,这样就一定可以胜利!

关于收获的读书笔记篇6

最近,我读了一本故事书。书上说了这样一个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条龙住在一座城堡里。小白龙住在既宽敞又舒适的房间里,但它总感到寂寞,因为小白龙是个害羞的龙。它很希望能和人们一起分享它的好东西,于是,它在门前挂了一块大大的牌子,上面写着:“这是一个友善的地方,欢迎大家来玩,里面有可口的茶和点心招待!”

很遗憾,牌子挂出来很多日子了,但是没有人相信小白龙的话。

有一天,小白龙的朋友小黑龙看出了小白龙的烦恼,便给它出了个很妙的办法。

第二天清晨,村民们刚从睡梦中醒来,突然一阵乌云从天边袭来,大家正惊疑着不知发生什么事时,空中传来一阵喊救命的声音。原来,村长的女儿被小黑龙掠走。这时,村里的老老少少都急成了一团,不知怎样才能救回这个姑娘。

就在这时,平时温和的小白龙出现了,只见前方不远处黑、白两条龙在争斗着,最后,小白龙战胜了小黑龙,姑娘得救了。

这一下,小白龙立刻成了全村的英雄。村长带者得救的姑娘到它的房间当面致谢,而且,不久后,全村人都成了小白龙房间的常客。村民们的到来给小白龙带来了快乐,小白龙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

快乐的日子过得很快,小白龙终于想起了小黑龙,决定去拜访它,并想把自己的快乐分享给它。当它来到小黑龙的城堡门口,却看到小黑龙贴在墙上的一张纸条,上面写道:“小白龙,希望你和人类永远是好朋友,如果你继续和我交往,会引起人类的怀疑,所以我决定去做一次长时间的旅行。我会想念你的。小黑龙留。”

小白龙读完留言后,心里不知是什么滋味,他摸摸眼角流下的眼泪,默默的转向回家的方向,它的心中一直呼唤着小黑龙的名字。

关于收获的读书笔记篇7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一个叫法布尔的人,特别喜欢昆虫,于是他把观察到的昆虫都写了下来,因此有了《昆虫记》这本书。书里介绍了许多不同种类的昆虫,他们习性各有不同,看完这套,让我觉得这个世界太奇妙了.这些微不足道的小昆虫有着许多奇妙的本领,他们很勇敢地接受了大自然的考验,努力地生存,这很值得我们学习。

法布尔写的昆虫非常形象、生动。他用了拟人、比喻、夸张的手法,把蜜蜂比喻成聪明的猎人;蜘蛛还会建造房子;有一种叫步甲的虫子最爱装死来保护自己;还有会唱歌的蝉,一到夏天就唱个不停......读到书中那些生动活泼的文字,这些昆虫就立刻出现在我的眼前。

这本书让我大开了眼界,学会了仔细观察、反复试验、绝不放弃的科学方法。我多么渴望像法布尔那样,到知识的海洋中去遨游,到科学的世界去探索,去揭开自然界中的一个又一个奥秘,为人类造福啊!

关于收获的读书笔记篇8

好的书让人受益匪浅,有可能终生受益。读散文集,更是能让你的情操在相应的时间里得到陶冶。在众多的散文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毕淑敏了。她的作品,一扫20世纪80年代末文坛琐碎平庸的文风,被人称赞为是“对当代小说的一种拯救”。

毕淑敏,国家一级作家,从事医学工作20余年,拯救过无数垂危的生命,帮助过无数来访者走出生命的低谷,被誉为“文学界的白衣天使”。

故事的起伏,精湛的文笔,让我不得不读了一遍又一遍,感受了一次又一次,其中有一个片段让我感悟至深:

“为什么不读书”?夏导问。“没钱”“为什么没钱”?“因为钱在我妈妈那儿”。“你妈妈在哪儿”?“我不知道,我妈妈跟着人跑了,她不要我了,她把家里所有的钱都卷跑了。

就剩下我和爸爸,爸爸说他一个人也要供我读书,他就上山挖药材,他在最陡的崖上看到了一兜贝母,人家都看到那兜贝母了,可是谁也不敢去采,只有我爸爸上去了,他就再也没回来。”这篇《源头朗》在描写火石到大城市生活、求学的同时,亦表现了苦难人物心中理想和现实压迫的种.种矛盾。

著名作家贺绍俊曾经说过“毕淑敏与其说是一位作家,不如说是一位心理学家,她的每一部作品都是针对我们的心理疾患而开的心灵处方,这源于她的善良和对人的心里隐秘的洞悉。”

读毕淑敏的书,能体会到一种特别的爱,让我沉思许久……

关于收获的读书笔记篇9

《巨人的花园》主要讲了:有一个巨人,他不允许孩子们到他的花园里玩,并沿着花园筑起了一堵高高的墙,他的确是一个自私的巨人。春天来了,别人的花园生机勃勃,巨人的花园却一片寒冷的景象。一天清晨,有只小红雀在窗外歌唱,巨人竟然以为是国王的乐师路过此地!小红雀的到来带来了春天。孩子们通过墙上的洞已经钻进花园,几乎每个孩子都坐在树上,每棵树上都开满了鲜花。除了一个孩子,那是一个矮小的男孩,正徘徊在一棵树下,无法爬上去。尽管那棵树尽量弯下身子。此时,巨人的心被感化了,他感到羞愧。巨人悄悄地走进了花园,大家都吓跑了,剩下那个小男孩,巨人把他轻轻地托上了树枝。其他孩子看到巨人已不再凶恶,便跑了回来,巨人一下子把围墙推倒,这地方之后成了大家的游戏场所。后来,巨人变得年迈而体弱。一天清晨,巨人忽然看见一棵树下站着那个矮小的男孩,巨人激动地向男孩跑去。男孩笑着对巨人说:“你让我在你的花园中玩过一次。今天我要带你去我的花园,那就是天堂。”下午,其它孩子跑进花园时,巨人已经死了。

读了《巨人的花园》我懂得了:有快乐要和大家一起分享,有困难大家可以一起分担,这样才会感到快乐;做人不能自私,要大方。

我还知道巨人的花园为什么总是冬天,因为巨人不喜欢小孩子,春天看不到巨人的花园有生机,所以就不给他的花园有春天。后来,巨人让大家去他的花园里玩,他的花园里才有了春天。所以我们做人千万不能像巨人开始那样自私和小气。

关于收获的读书笔记篇10

已经忘记了第几次阅读老舍先生的《茶馆》了,但是每一次都是既有相同的感动,却又有不同的感受。《茶馆》只是三幕剧,但是时间却跨越了近半个世纪,书中人物并不多,却囊括了当时世道上至皇帝太监下至流氓特务的三教九流,这些事情只发生在一间茶馆中,可是我们却能从中看到当时中国的缩影,不能不说这是老舍先生的功力,在他的笔下,每一个人物的选取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每一个角色都是鲜活生动的,寥寥数笔几句台词,却能让人起幽默沉痛之心,再看《茶馆》会发现这短短的作品是如此完整而完美,再多添一字而不可得,再减一字而不可为,可见老舍先生的文字能力。

同样的能力亦体现在《龙须沟》中,纵然《龙须沟》只是时代的产物,并无如《茶馆》一般超越于时代之上的魅力,却依然让人过目不忘。老舍先生曾经说过:我想写一出最悲的悲剧,里面充满了无耻的笑声。那么无疑《茶馆》做到了这一点。《茶馆》是常看常新的,每次看都会给我不一样的感受,以前年轻气盛之时,最爱常四爷,因为他仗义执言,敢说真话,那一句“大清国要亡”在茶馆中回荡,他却也因此下狱,这次却更深切感受到王掌柜的痛苦,尽管他善良擅于变通,想尽办法生活下去却不可得,老舍先生说过:最大的牺牲是忍辱,最大的忍辱是预备反抗。

而他的反抗不过是吊死在自家的茶馆中,最后与儿媳及孙女的告别都是如此仓促,思之令人泪落。而秦二爷与崔先生同样是不可忽视的存在,老舍先生塑造人物最妙之处就是寥寥数笔短短几句话,却勾勒出人物最鲜活的一面,秦二爷的实业救国之心,崔先生的心灰意冷,都让人不禁沉痛感慨,这其中呼之欲出的问题就是我们应该如何救国,或许老舍先生在《茶馆》中已经给出了答案,在那个泥沙俱下的时代,在那样的政府统治下,谁也没有办法救国,谭嗣同的死并未唤起大多数民众的觉醒,甚至唤不起他们的一点同情,拳乱来了又去了,普罗大众却依然生活在痛苦中,甚至比清末时亦有不如,就像书中所描述的一般,好人如王掌柜一般逐渐无立锥之地,只有穷凶极恶之人却生活得越来越好,在这本书中,作者不仅立意要探讨中国人的人性问题,也是在探究高于时代之上的社会问题。

273553